一、生物殺蟲劑的種類
微生物殺蟲劑種類很多,已發現的有2000多種,按照微生物的分類可分為細菌、真菌、病毒、原生動物和線蟲等。目前,國內研究開發應用并形成商品化產品的主要有細菌類殺蟲劑、真菌類殺蟲劑、病毒類殺蟲劑和抗生素類殺蟲劑。
生物殺蟲劑主要分為:蘇云金桿菌、昆蟲病毒、植物浸提液3大類,具有取材方便,成本低廉、控制期長,高效、經濟、安全、無污染,與環境高度相容等特點,是當前生產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的最佳農藥選擇。
1、細菌殺蟲劑
細菌類殺蟲劑是國內研究開發較早的生產量最大、應用最廣的微生物殺蟲劑。目前,研究應用的品種有蘇云金桿菌、青蟲菌、日本金龜子芽孢桿菌和球形芽孢桿菌,其中蘇云金桿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。
蘇云金桿菌(Bt)是一種能產生伴孢晶體毒素,昆蟲寄主譜較廣的重要昆蟲病原菌,是一種胃毒性殺蟲劑。我國蘇云金桿菌制劑研制始于60年代,經過科技人員的多年努力,在菌株選育、發酵生產工藝、產品劑型和應用技術等方面均有突破,尤其在液體深層發酵技術方面,噬菌體倒灌率從10%以上降到1%以下,這兩項指標均達國際先進水平。目前蘇云金桿菌的研究開發正向改善工藝流程、提高產品質量和擴大防治對象的方向發展,同時對蘇云金桿菌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水平,對其殺蟲晶體蛋白的編碼基因Cry的研究已有許多突破,采用基因工程技術構建高效Bt工程菌株已有報道。我國現已通過國家農藥行政主管部門注冊的Bt生產廠家近70家,年產量超過3萬噸,產品劑型以液劑、乳劑為主,還有可濕粉、懸浮劑。在20多個省市用于防治糧、棉、果、蔬、林等作物上的20多種害蟲,使用面積達300萬公頃以上。大量的試驗和實際應用表明,蘇云金桿菌對多種農業害蟲有不同程度的毒殺作用,這些害蟲包括棉鈴蟲、煙青蟲、銀紋夜蛾、斜紋夜蛾、甜菜夜蛾、小地老虎、稻縱卷葉螟、玉米螟、小菜蛾和茶毛蟲等,對森林害蟲松毛蟲有較好效果。另外,還可用于防治蚊類幼蟲和儲糧蛾類害蟲。
2、真菌殺蟲劑
真菌殺蟲劑是一類寄生譜較廣的昆蟲病原真菌,是一種觸殺性微生物殺蟲劑。目前,研究利用的主要種類有:白僵菌、綠僵菌、擬青霉、座殼孢菌和輪枝菌。
⑴白僵菌白僵菌是我國研究時間最長和應用面積最大的真菌殺蟲劑。從上個世紀60年代起,國內開始研究利用白僵菌防治林業害蟲松毛蟲和農業害蟲玉米螟,至70年代,已開發出固相培養和液固兩相生產方法和應用技術,并陸續建廠生產白僵菌粗產品,大面積防治松毛蟲和玉米螟。80年代后期,經過中國農科院、吉林省農科院等多家單位的科技人員多年的攻關研究,研制成功了球孢白僵菌液固兩相一體化產孢生產新工藝,實現了白僵菌工業化生產工藝的突破。90年代后期,浙江大學研制成功了球孢白僵菌液固兩相優質生產新工藝。中國農科院研制成功了卵孢白僵菌生產工藝。在產品劑型上,已開發出粉劑、可濕粉劑、油劑、乳劑和微膠囊劑。目前,白僵菌的研究開發重點在工業化生產技術、質量標準體系、劑型和產業化技術等方面。我國白僵菌生產廠僅10家左右,企業規模小,采用的生產工藝多為固相淺盤、窗紗開放式培養,生產的產品質量不穩定,大多未能達到規模化生產,產品自產、自銷、自用,年產量為200噸左右防治粉,年防治面積達67萬公頃。白僵菌的寄主很多,可防治對象有玉米螟、松毛蟲、多種金龜子、水稻葉蟬、飛虱、桑天牛、茶小葉蟬、茶毛蟲、大豆食心蟲和蚜蟲等,特別是對玉米螟和松毛蟲,已作為常規手段連年使用。
⑵綠僵菌綠僵菌是一種廣譜的昆蟲病原菌,在國外應用其防治害蟲的面積超過了白僵菌,防治效果可與白僵菌媲美。
二、生物殺蟲劑的施用原則
1、對癥施治。生物殺蟲劑的特異性和良好的選擇性,決定了其殺蟲種類、寄主范圍都較專一。如蘇云金桿菌、昆蟲病毒等由昆蟲致病微生物制成的殺蟲劑,不但能防除棉鈴蟲、菜青蟲、食心蟲等鱗翅目害蟲。也能防除象甲、美洲斑潛蠅等害蟲。所以使用生物殺蟲劑時、應根據害蟲發生的種類,有針對性地選擇。
2、適期防治。生物殺蟲劑殺蟲機理有別于化學農藥,一般要經過侵染寄生、積蓄繁殖、起效胃毒等環節才能發揮作用。在施用時,要抓住卵孵化盛期或幼蟲低齡期用藥。既能使藥劑浸入蟲卵或附在卵殼上,待幼蟲孵化時染病而死,又能保證害蟲取食后死亡。
3、科學施用。生物殺蟲劑多具有“活性”,施藥環境和科學的使用方法都是其發揮良好防效的關鍵。如施用蘇云金桿菌、昆蟲病毒等病菌微生物殺蟲劑時,一般宜選擇暖濕天氣的傍晚或陰天施藥,并嚴禁與殺菌劑、堿性農藥同期或復配使用。植物浸提液殺蟲劑,不宜久置擱放、應現配現用,以免降低藥效。
|